因為醬母(也就是我媽)是職業婦女,所以從小,我們家就很少開伙。小時候,平常日的晚餐,通常是我爸出門買;到了我滿18歲終於可以騎機車(我媽對這點,有莫名的堅持,未滿18歲前不管我怎麼苦苦哀求,她就是不讓我上路~),這項工作才交接到我手上。
說起來我們家也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人家,但我爸媽對於吃飯這件事,倒是都非常有自己的一套規則和堅持。
我爸是處女座AB型,除了對地上的頭髮絲毫無法容忍以外,從小就在眷村裡各家廚房東吃一點、西嚐一口的他,對於中國各地菜系更是有異常嚴格的標準。近十年來流行的改格、年輕化中菜,尤其是打著fusion之名的菜色,幾乎完全入不了他的口。妙的是,我爸很勇於嘗試新的店家,所以他常常是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踩到雷後,立刻致電給親朋好友們,警告大家千萬別上門。
↑以前小時候,每到這個季節,奶奶那個眷村裡,家家戶戶就得開始風乾臘肉、臘腸、肝腸,整個村子迷漫著高梁酒香。這些臘味雖然其貌不揚,但蒸過之後的美味光是切片就能配好幾碗白飯! 嫌太鹹或太油膩的臘肉稍微滾過熱水,再撈出來和切斜片的蒜苗、辣椒炒過,更是啵(ㄅㄦ~)棒的下酒菜~ ←連文字都走復古風~
圖片來源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71736981@N00/2097720800/sizes/l/in/photostream/
我媽則和我爸完全不同,她對於什麼菜系、菜譜、作法、來源,完全不懂,也不想知道。她堅持的很簡單,就是哪道小吃該在哪間店買,她都有各自指定的店。例如:花生糖一定要吃高雄舊振南的、鳳梨酥一定要吃基隆李鵠的、羊肉爐湯底一定要吃岡山舊市的。總之,幫我媽買晚餐,絕對不能偷懶,千萬別想在一家店買齊所有她要吃的食物,否則她會立刻擺臉色,整晚故意找麻煩。←所以我以前騎機車出去買晚餐,再快也要半小時才能買齊我媽指定的晚餐...
每到週末,我爸媽就會帶著全家人,到附近的一間小館子打打牙祭。坦白說這間館子口味不獨特,但菜色是習慣的口味,價錢也很公道;加上從小吃到大,老闆、店員都認得。會去這間館子吃飯的,幾乎都是常客,彼此互相認識,遇到了還會打聲招呼,即使併桌也不會不自在。
↑館子好愛用這種筷子,但是對小孩子來說,這種筷子好長好難挾菜啊~~
圖片來源http://www.linhow.com.tw/product_images/sample_103_1.jpg
這間館子裡賣的菜式超多,反正就是那種,打著川菜名號但菜單裡又會出現京醬肉絲、湖南臘肉之類的菜色。所以,在這間館子裡我吃到了非常多道人生中第一次嚐到的口味。
很多東西,都是第一次看到的是最棒、最正宗的。也因此,長大之後,吃過的東西越來越多,但每當菜一端上桌的時候,我拿來當做評定分數標準的,還是這間回憶中館子的味道。
是的,回憶中的味道,因為這間館子門面裝潢漸漸破舊了、老闆的招乎聲也微弱了、廚師的舌頭口味越來越重了。雖然老店已經關門不做,但腦海的記憶保存期限超長,每每在一間餐廳裡看見一道菜時,暗自吞口水的同時、心裡湧起的卻總是老店的口味。
我阿木超會煮菜ㄉ~~所以每次吃台菜時總是會覺得媽媽煮ㄉ比較好吃~~
付錢會付的很不爽~~
不過現在房間裡都只有貓飼料的味道........
Enjoy your blog all the time, thank you both~
每餐必有的臘肉!!!!
真是桌上一道永遠忘不了的佳餚啊!!!!!!!!
想起來小時候還吃過奶奶道地家鄉口味牛肉麵.炸銀絲卷....
現在在都市都吃不到那種味道了...真懷念!!
開過館子的手藝更不是一般人比的上!!
每次大家都說我在外吃很少阿~為什麼位胖哩???
來我家吃一次後....
大家都說,會胖真的不是我的錯!!!
話說人在三歲之前就會決定了他這一生的口味!!
所以媽媽的味道就是最習慣、最好吃的味道!!
拿手的白斬雞和炒冬粉打遍天下無敵手
五更腸旺更是達到酸不死不用錢的地步
家裡從來沒有工研醋,只有超純冰醋酸和玉兔烏醋兩種選擇
五更腸旺用的當然是冰醋酸
玉兔烏醋(應該只有南部有吧)則是米苔目的良伴
可惜現在離家太遠,很久沒吃到了
我媽對於不是自己煮的東西很抗拒,
她也是職業婦女,
於是就請傭人回來煮。
是以我們小時候,會外食的就只有早餐。
因為暑假早上去完公園,姨母就會帶我和弟弟到附近的茶餐廳吃早餐。
那間餐廳叫強發茶餐廳,
到現在我還記得,
火腿通粉,鮮油餐包,煎雙蛋,冰華田/好立克,
實在是超好吃…
其實只是平常不過的港式早餐,
但強發很老實,材料充足,亳不馬虎,煎蛋雙面但一定恰到好處,
在別處吃不到。
老闆很瘦,頭上一頭鬈髮,眼睛很深很兇,
絕對是匪徒相貌,
但他人是超級好,對我們小朋友很和氣。
現在我每天上班還經過強發的舊址,
都變了其他東西了…
家裡有2貓1狗...
p.s. 近十年來流行的改格 -> 錯字;改革
抄高麗菜..還有蒸肉餅等等或炒蝦子
最想再回味的是蒸肉餅..但我奶奶己經不會做了,而我還做不出那個口味><
可惜已經吃不到那記憶中的味道。
記憶中的味道~
不管哪裡的館子都比不上媽咪的味道!小時候他會因為我唱葉啟田的~故鄉的越卡圓~阿母煮ㄟ卡有味!..馬上給我一桌滿漢全席呢!!
我懂我懂,孩子
記憶中食物的味道是最美好的(在外頭的)
偏偏…多年以後,口味變了,堅持不再了(賣店食物的品質),店面沒了(不知道是不是搬了還是閉了)…記憶的美好就這樣不見了…(遠望嘆)
(在家裡的)
雖然我老娘很會煮,但我就是及不上她萬分之一,還會發明新味呢
我也很愛嚐新鮮的,但也很容易採到地雷XD
這篇有淡淡哀傷的懷舊心情呢。
是fusion喔 不同文化融合的菜色的意思
就醬記憶中的味道會不會覺得天下處處是美食呢
@@
好懷念小時候媽媽的炸豬肉,香酥好味,可惜卻是這輩子再也嚐不到味道。
吃過很多餐廳也常遇到無法和以前記憶中的味道相比的時候
常會覺得是不是記憶中的味道只存在於記憶中呢?
不過還好有一些店家很努力的忠於原味
所以我可以很肯定的說: 沒人家好吃就是沒人家好吃....和記憶沒關係
不過我覺得台北人對難吃食物的接受到真的很高
明明難吃到爆了...廣告打一打還是一堆人去排隊..
肚子都忍不住餓起來,口水直流
還好<今天晚上就要回娘家打牙祭~
吃ㄔㄚ母煮的懷念古早味!!
以前大家都沒有錢的年代
光是剛煮好的白米飯 拌點豬油 或是花生油
再淋上一點醬油 就已經是超級人間美味囉
發覺不少地雷店!!!!
來這裡看到圖...把每個臘肉都換成小孩...
哇!! 好壯觀
我喜歡那雙筷子!!!
舊市好吃
我是因為"舊市"才敢吃羊肉的,有一次中午12點去,大骨湯居然已經賣完了...(完全放錯重點)以前小時候也在那邊晃耶
意味著秋天來了。
其實看了思緒飄飛,因為文字特別感性,
尤其好難夾的筷子,深有同感...
連海青對面的眷村 也都要拆了 真是感傷